主站 [切换分站]
首页/家装快讯/正文

饰品市场“高价低折”现象普遍

2012-06-25 来源:北京晚报
 
点击
 
评论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饰品经销商告诉记者,家居饰品目前基本都走零售渠道,并且经过中间商的层层加价,在进入卖场后,价格往往会比成本高出七八倍甚至十几倍。因此“高价低折”的现象在饰品市场较为普遍。
饰品市场“高价低折”现象普遍


  市场调查 同款产品价差数倍

  一套陶瓷茶具1500元,一幅装饰画800元,一个手工小柜8000元……目前,卖场内所售的家居饰品价格不少都在千元左右,有的甚至近万元,一些精致小巧的摆件价格大多也在数百元左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饰品经销商告诉记者,家居饰品目前基本都走零售渠道,并且经过中间商的层层加价,在进入卖场后,价格往往会比成本高出七八倍甚至十几倍。因此“高价低折”的现象在饰品市场较为普遍。

  记者通过走访对比发现,在同一家卖场内,一些材质款式相同的产品却存在不小的价差,例如一款东南亚风格的果盘,在位置稍微偏僻的店铺内价格为136元,但在门面位置的店铺内价格便升至354元,价格相差218元。而一些造型偏大的手工产品价格相差更远,一款材质相同、外观相似,尺寸为100cm×52cm的欧式手工柜在不同的店面中,最低报价为2000元左右,而最高的则达到8000元。

  虽然目前家居饰品仍属小众消费品,但同样的产品却存在如此高的价格差让不少打算选购饰品的消费者感觉“水太深”,不敢轻易购买。

  问题1  销售人员随口报价

  在一些饰品店内记者看到,与家具建材配有详细的价签不同,不少饰品都由销售人员口头报价,这样一来消费者在选购饰品时,根本无法了解饰品的产地、材质等信息。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很多人并不关心饰品的材质、产地等更加详细的情况,只要觉得价格、款式合适就会购买,所以没有必要贴价签。

  问题2  打折幅度惊人

  在被问到价格时,很多销售人员都会报出“折后价”。而与原价相比,打折幅度几乎都到达了五折,更有甚者折扣幅度能低至三四折。例如一个玻璃质地的青蛙饰品,标价为100元,但在发觉记者认为价格较高后,销售人员立刻自动降价至50元;一款镂雕式的东南亚饰品柜,报价为9000元,记者询问能否便宜些,销售员便把价格降到了4000元,降价幅度相当大。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饰品经销商告诉记者,家居饰品目前基本都走零售渠道,并且经过中间商的层层加价,在进入卖场后,价格往往会比成本高出七八倍甚至十几倍。因此“高价低折”的现象在饰品市场较为普遍。

  行业现状

  虽然饰品已经成为家居装饰的重要元素,但是业主想要轻松满意地买到自己理想中的产品并不容易。

  设计师包办居室整体配套饰品
【1】 【2】 【3】 

 

网友参与评论
 
条评论
表情
点击加载更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