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日,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一个新时代的城市构想跃然纸上……
两年来,雄安不舍昼夜、昂扬奋进,规划编制取得重大进展、一批基础性重大工程项目启动实施、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渐次展开……即将进入大规模开工建设阶段。
坚实的起步——稳扎稳打,未来之城初绽新颜
记者从雄安新区管委会获悉,目前新区规划的顶层设计工作已经完成,编制形成了全域覆盖、分层管理、分类指导、多规合一的高质量规划体系。
——已经完成了包括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等“1+4+26”的规划体系,为新区大规模开工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重点组团和片区规划深入推进。容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后已印发实施。预计到2020年底,第一批本地征迁户和外来人才将在容东片区入住。同时,三县县城改造提升规划编制完成,准备上报。
——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规划扎实开展。确定了22个特色小城镇的开发边界和规模,谋划了100个美丽乡村的点位和规模。先行启动了智能小镇、康养小镇、文创小镇等试点特色小城镇的规划编制工作……万丈高楼平地起,打好基础是关键。两年来,一批基础性重大工程项目启动实施:市民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实现全过程数字化管控; 骨干交通路网建设加紧推进;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地下管廊等建设准备工作有序展开。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设立雄安的初心。从规划建设伊始,这项工作就渐次展开。
积极对接教育部和部属高校,雄安大学筹建已形成工作方案; 北京援建4所学校雄安校区挂牌成立,3所北京“交钥匙”援建学校进入项目招标和审批环节。目前,共有45所新区学校与京津冀学校建立帮扶合作关系。
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北京市支持新区建设1所高水平综合医院,京津冀对口帮扶三县15家县直医疗卫生机构、33家乡镇卫生院。
目前,新区本级注册登记的2585家企业大多来自北京,首批入驻市民服务中心的26家高端高新企业90%来自北京。
12家中关村企业入驻雄安新区,与83家在京单位达成合作意向,拟在新区设立105个机构(项目)。
这,仅仅是开端。
“雄安新区一张蓝图已经绘就。这张蓝图即将转变成路线图、项目表和施工图,新区即将形成塔吊林立、热火朝天的景象。”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梁远说。
历史的耐心——积极作为,夯实根基,创造雄安质量
创造雄安质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先植绿、后建城,是雄安新区建设的一个新理念。“千年大计”从“千年秀林”开篇。
大树成荫、泽被后世——目前,“千年秀林”工程已造林11万亩、植树1100万株。2019年,雄安新区将新造林20万亩。未来新区森林覆盖率将由现在的11%提高到40%。
今年2月1日,雄安新区设立后的首个*性水利工程——白洋淀引黄泵站启用。千里之外的黄河水一路北上输入淀区,成为白洋淀生态补水重要且稳定的水源。
创造雄安质量,坚持创新升级,*高质量发展——
历史上,雄安三县形成了有色冶炼、制鞋、塑料加工、纺织印染等产业,背后是几十万人的就业大军,关系众多家庭的生计。
两年来,安新县制鞋行业疏解外地的鞋业小镇项目正在稳步推进; 容城县引入时尚元素,与北京服装学院共同打造容城时尚产业园,举办时装周;雄县塑纸包装印刷协会与*院校合作,建设华北地区环保、高端新型包装材料产品研制基地……
创造雄安质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
就业、住房、教育、医疗……件件都是关乎民生的大事。
针对就业难,雄安新区深入开展“双创双服”和万人培训、万人就业“双万工程”,累计投入2696万元,培训3.6万人次。今年新区将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次,新增4万个就业岗位,培育500个创业实体。
“雄安新区正在创新住房制度改革,积极构建新型住房供给体系。”雄安新区综合执法局局长于振海说,新区将针对多层次住房需求,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实现新区居民住有所居。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不懈的奋斗——先行先试,敢为人先,一茬接着一茬干
时隔近两年,今年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再赴雄安,强调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努力创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依靠改革创新,让高质量发展落地生根——
雄安的探索是全方位的,既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也要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为城市发展探索新路径,还要在规划设计、城市管理、融合发展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创新。
推进新区住房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住房租赁积分制度; 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土地供应政策;实施全球招才纳贤,对特殊高端人才实行一人一策、一事一议;推动以雄安新区为核心设立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
梁远说,雄安要在改革创新中为城市发展趟出一条新路,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扩大开放合作,为雄安增添不竭动力——
3月下旬,芬兰驻华大使肃海岚带着相关专家围绕工业设计、智慧城市和新区进行交流。这是他一年内第2次造访雄安。
据介绍,2019年雄安将在对外开放中先行先试,争取从外资准入、贸易便利化等方面,制定新区扩大开放的政策措施并完善配套制度,打造更全面、更深入的对外开放格局。
做好传承延续,守住文化根脉——
“北城、中苑、南淀”的空间结构,“一方城、两轴线、五组团、十景苑、百花田、千年林、万顷波”的空间意象,中西合璧、以中为主、古今交融……这是未来雄安的模样,脱胎于千年文化的传承。
2019年是雄安新区总体规划落地实施的开局之年,也是新区全面建设之年,铿锵的节拍就在脚下:——深化完善各类规划,夯实新区建设基础;——稳妥有序做好征迁安置;——大力实施启动区建设等十大工程,确保新区尽快形成热火朝天的建设局面;——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推进高端高新产业发展和智能城市建设……
又是一个春天,雄安,再出发!
(图文均据新华社)
西城区34万元
西城区26万元
西城区18.6万元
西城区23万元
东城区32.5万元
西城区4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