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面追求高GDP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带来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矛盾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这要求政府部门,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做好事关群众‘幸福’的事情。”今年全国“两会”上,南宁市市长黄方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阐述:幸福指数,是政府执政的追求。
广大群众所渴望的“幸福”,正是政府部门努力的方向。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南宁市依托各类活动载体——灭荒达标,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创建“中国绿城[简介最新动态]”,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建设“数字南宁”,文明交通行活动,和谐建设在基层活动,创建“中国水城”,争创“国家森林城市”等,从大规模的建设改造开始,不断优化城市管理,拉大城市框架,改善城市环境;以人为本,加大保障投入,改善民生;注重文明建设,提高市民素质……
2000年荣获“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2001年获“首届中国人居环境奖”,2007年荣获全球人居领域最高奖项“联合国人居奖”,2009年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2010年又荣获“中华宝钢环境奖”……一个个活动的成果,犹如一颗颗明亮的星星,让南宁这座城市吸引力倍增,生活在这里的群众抒怀“越来越幸福”,外地来的游客感慨“来了就不想走”……
事实上,南宁的GDP不弱,“十一五”期间经济增长年均达15.5%。但是,南宁坚定“幸福是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检验发展的最终标准”,从不“唯GDP”,关心如何让“幸福”更好地落地,能够让群众看得到、摸得着、享受得了。曾亲临南宁考察的联合国副秘书长兼人居署执行主任安娜·蒂贝琼卡深情赞美南宁:“这是一座充满活力、不断创新的绿色之城,是微笑之城、美丽之城,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榜样。”
城市环境建设的不断巨变和居民生活满意度的不断提高,无疑将使整个南宁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相信,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南宁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生态宜居 环境优美 幸福感言 “我每晚都到南湖公园锻炼,已经坚持了好几年了。这里树多空气好,人多氛围好!每个周末,我跟家人都到市内不同的公园走走,金花茶公园、石门森林公园、狮山公园……每个公园的绿色风情都不一样,都体验一下!”——市民邹英
幸福扫描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绿城南宁,让人们在现代都市里有如置身于山水田园中。
绿在城中,城在绿中。南宁市的城市建设,从来没有离开过“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建设理念,依托着山、河、湖、溪,环状的、带状的、层状的绿化随处可见,多板块、多层次、群落式的城市园林景观竞艳——南湖名树博览园、民族大道生态大道、邕江两岸绿色长廊、快速环道和环城高速绿色生态圈、百里环城森林生态圈……就连市内的绿地、社区花园、街心园林小品,也个个精致精品。
在这里,一直注重做好“绿”文章。同时,不仅仅局限在青山环城、碧水绕城、绿树成荫,更是要人与自然、人与城市和谐相处,改善人居环境,维护人的健康生活。
围绕打造宜居生活环境,南宁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大型生活污水处理厂使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连年提升,节能减排力度不断加大……南宁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改善,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均保持100%,市区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95%。
南宁市民呼吸到的是绿色。“十一五”时期,南宁空气质量优良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今年前4月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6.7%,为优天数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第三,仅次于海口和拉萨。
幸福行动 从零星散落的路树到“城在绿中”,经历了几代人的辛勤耕耘,“绿城”之路不断在实践中走出来。
2002年,南宁市政府有关创建“中国绿城”的政府行动纲领作为目标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由此开始创建“中国绿城”品牌,对城市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改造。多年来,“拆房建绿、拆违还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南宁市的城市绿地、绿量、绿化品位不断提升,城市绿化全面推进,“中国绿城品牌效应”越来越大。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打造居民和谐人居环境的事业上,南宁从不止步——在“绿城”的基础上,建设名副其实的森林城市,实现“城在绿中、林在城中、森林环抱、山水相映、四季飞花、处处绿荫”。
2005年,南宁市就把森林城市建设纳入了城市发展规划。2006年以来,全市财政投入35亿元,社会多渠道投入19.45亿元,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500万亩、退耕还林工程116万亩、绿色通道工程16万亩、珠江防护林工程3.4万亩、城市绿地工程1.8万亩、沼气池建设工程13万座;共新增造林168万亩,年均增加28万亩。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3.6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36%、绿地率35.1%、人均公园绿地12.95平方米,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标准。
今年,我市进一步实施城市森林工程、农村森林工程、通道森林工程、水系森林工程、生物多样性森林工程五大森林工程和“绿满南宁”工作,重点抓好通道绿化、城镇绿化、乡村绿化、单位园区绿化和山上绿化等五个方面,打造一批绿化精品工程和示范点,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1】 【2】 【3】